
谢晓虹,1989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艺术硕士。湖北省美术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文化和旅游部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库评审专家。
作品曾入选第七、八、九、十、十一届全国美展,第二、三、四、六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第十届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展,第四届全国青年美展,第五届全国工笔画大展,第二届全国体育美展,建党七十周年全国美展,建军七十周年全国美展,纪念延座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优秀作品展,中国艺术大展——历史画和主题性创作展等由文化部和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性重要展览,并获省展金、银、铜以及学术奖多次。获楚天文华美术大奖和“屈原文艺奖”。首届和第二届湖北省美术人才培养工程获C类奖励。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谢晓虹自选画辑》、《都市言情》,由崇文书局出版《雅趣小 书》(10册)系列丛书、文学笔记本系列《嫣语》。代表作品有《鲁迅与史沫特莱》、《痕迹》、《兄妹开荒》、《穆柯寨1913》等。

痕迹 中国画 180×190cm 2004
小赵:谢老师您好,十分荣幸借百年校庆来临之际对您进行采访,您在湖北美院度过了美好的大学时代,学习中国画专业,当时画种之间的界限是否很清晰呢?
谢晓虹:谢谢你们的采访。1985年,母校由湖北艺术学院更名为湖北美术学院,我也有幸成为湖北美术学院首届中国画系学生,母校是我艺术梦想起飞的地方。1985年至1989年,在校的四年间,也是一个思想解放、艺术探索空前自由的时期,西方哲学著作都会引起我们的强烈兴趣,在学生之间广为传阅,“85思潮”的兴起,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和绘画也影响着中国画的教学,继承和创新成为热门话题。学科边界的模糊和交融,艺术手法的借鉴和影响,都对中国画教学的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画的教学不仅仅停留在对传统技法的研习和继承上,更多鼓励我们去做新的探索,现代水墨、观念艺术也逐渐成为那个时期前卫的探索样式并一直影响着我们。

穆柯寨.1913 中国画140×210cm 2008
小赵:您在学生时代是否树立过阶段性目标,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下,这些目标对您学习生涯的作用和意义又是如何。
谢晓虹:人生要有目标和理想,并成为我们为之奋斗的动力。大学时期是人生最美好也是自我塑造重要的阶段,在大学的四年中,我们所树立的每一个阶段性目标对于完成学业、明确未来事业方向、建立自我认知和自信都是非常重要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要轻视每一个小的目标,扎实认真地去实现,就是向终极目标的迈进。

鲁迅与史沫特莱 中国画 180×220cm 2009
小赵:常有人说,技术是支撑艺术的必要的手段,好的技术里面就包含了艺术思想,您是怎么看待艺术与技术的关系问题呢?大部分学生在艺术创作中,没有足够技术支撑的话,怎样体现自己的艺术感受,又怎样让他人感受呢?
谢晓虹:艺术需要技术的支持,又在技术的基础上表现着思想与情感。大学阶段扎实的基本功训练,会支撑我们较好地运用艺术手法和艺术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基本功训练不要简单理解为技法和技术层面的能力培养,还包括专业素质、眼界和艺术修养。庄子说,以道驭术,术必成。离道之术,术必衰。“术”与“道”不可偏废,合二为一,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

兄妹开荒 中国画 180×200cm 2002
小赵:您的代表性工笔画作品《鲁迅与史沫特莱》、《痕迹》、《穆柯寨》、《古琴台》、《季节》等,既有厚重的历史感又有虚淡的文人之境。似乎并没有传统工笔画的写实,也没有过多的色彩渲染,甚至感觉不到线的存在,您在创作时,是如何构思与处理传统工笔画的当代转型的呢?
谢晓虹:工笔画的当代性,一直是我艺术实践中关注的问题。工笔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技法体系和程式化手法,形成了独特审美特质,当代性是在此基础上,适应新的时代和新的审美趣味,在观念、视觉、构图、色彩等方面对传统工笔画技法和审美的拓展和丰富。我的作品中多工写结合,以意取象,厚重沉郁,将中国绘画中的写意性融入在工笔画的创作中,强调作品精神性的表现,借物象的象征性关照自我内心,从视觉面貌上改变了传统工笔画平面装饰的审美样式,打破了再现自然的传统工笔画格局。

季节 中国画 140×80cm 2011
小赵:我认为您的绘画,适合在静谧中细细品读,就像品味一杯醇美的咖啡或一盏清新的绿茶,阅读一篇抒情的散文或一部唯美的小说,自然也可从中寻找画面里折射出的各类映像,去体会生活中的点滴趣味。您的创作是从生活中寻找灵感吗?您能否和我们分享一些获得创作灵感的途径和方法。
谢晓虹: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灵感都是长期对于生活的感受和积累的升华。习总书记指出,关在象牙塔里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优秀的艺术家总是满怀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去感受和表现时代的风貌和民族的精神

古琴台 中国画 113×59cm 2010
小赵:对于学习中国画的在校学生,他们在创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瓶颈,您对他们有哪些建议。
谢晓虹:要用平常心面对创作中遇到的瓶颈问题,总结自己,找到问题,向生活学习,向传统学习,向一切先进的文化艺术学习。
小赵:感谢您提供给我们了这么多学习创作上的“干货”,明年母校将迎来百年校庆,请写下您对母校的一些寄语吧?
谢晓虹:在母校百年华诞之际,祝愿母校培养出更多“崇德 笃学 敏行 致美”的优秀美术人才,不忘初心,再创辉煌!

访谈|编辑:赵文婷
图片来源:谢晓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