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我 我们 > 校友访谈录 > 正文

【校友访谈录】周利群——中国职业艺术设计教育“开放、协同、互益、共享”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者

【来源: | 发布日期:2020-09-02 】

79C30

个人介绍


周利群:1961年出生于湖北,1984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教育部第六届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业设计专指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高校美术与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08—2017年任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现任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文化創意產品硏发院院長、教授。作品多次参加由文化部和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专业美展,先后在关山月美术馆、深圳大学美术馆、深圳艺廊、黑龙江省美术馆、武汉美术馆、中山国际艺术交流中心、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馆、上海全华水彩艺术馆举办个人画展。代表作品为关山月美术馆、黑龙江省美术馆、上海全华水彩艺术馆及多家专业机构收藏。





访问者


周老师您好,很荣幸采访您。据了解,您1984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如果现在请您闭上眼睛回想那段时光,画面是怎样的呢?


周利群


      我相信每个人一生中都会有一段终生都被魂绕梦萦的美好时光,我的这段光阴就是在老湖美那个不大的院落中度过的,那时的湖美还叫做湖北艺术学院美术分部。

      八十年代初的老湖美位于武昌中山路旁的粮道街。那时的粮道街还是一条古旧狭窄而悠长的巷子,周边有许多岁月斑驳的小巷与它纵横交错,从粮道街口往里走上两百余米往右,即是老美院的校园。

      当年的校门很不起眼,如若不看挂在低矮门柱上的校牌,很难想象这里就是湖北美术界的最高学府。老湖美校园出奇的小,纵横似乎都不过200余米,假如你要在这校园里找人,大可不必劳驾门房大爷,随便站在校门口喊上一嗓子,全校就没有听不到的地方。就是这样一所小院,却承载了我青葱岁月的全部憧憬与理想。

      步入校园校门后的左侧,可以看见两栋红砖红瓦的筒子楼,那是一栋教工宿舍和一栋学生宿舍,再往前走是学院食堂的简易平房;沿道路的右手,是一溜高高的红墙,墙的那边是被隔壁部队占用了的多功能厅,一座不大的锅炉房和淋浴室把墙内的教授楼、教工宿舍与美术系国油版雕教学楼分隔开来。路的尽头是整个院子里最大的一座五层建筑,工艺系、师范系、学院收藏室以及展览馆都被收纳其中,在院子西北面幽静的角落里则藏着学院行政楼、图书室和一个小小的篮球场,这里是校园里唯一一处绿树成荫的地方。就是这院内方寸之间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还有窗边掠过的每一道微风,撩动着过往我在这里的所有故事。

     不经意间已经走出了狭窄的校园北后门进入了湖北美术院,这里仿佛是别有洞天,几株粗壮笔直的杉树遮天蔽日,透过许多高大的法国梧桐可隐隐见到好些两层高红砖砌起的小楼。往左不远,有潺潺的流水从小沟渠流过,沿沟渠边斜坡往上有旧式的西洋小楼,楼旁的坡地上生着一片高高的老榆树,它们用喃喃细语告诉你这里故事的绵绵沧桑。每每漫步这里,仿佛都可以依稀寻到悠悠岁月逝去的遗痕。

D08CF

湖美81级师范班合影


      与这狭小校园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活跃在校园里的一百余位精神气爆棚的美院学子。八十年代初的美院校园,有着远不同于武汉其他高等院校的独特文化,这里似乎每个白天和黑夜都充满着悸动、兴奋与憧憬,画室与图书馆宁静却永远不会寂寞无人。一群经历过艰难岁月煎熬的青年,在美院自由、灵动的艺术空气中如饥似渴,尽情地用画笔追逐、描绘着自己的理想。白天没有挥洒完的热情,会在入夜后灯火通明的画室或离校园不远的武昌火车站候车大厅,捕捉南来北往的游客继续挥舞着画笔。

      当年的美院,尚扬、唐大康、皮道坚等几位颇有才情和艺术感召力的青年教师刚刚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成为了青年学子们追慕的偶像,在校园里受到学生们的高度关注,他们轮番登场的学术讲座充满了光电火石般的思辨和洋洋学识,也成了校园里重要的文化大事。更为难得的是一批在美术教育界极受人尊重的老教授如阮璞、汤麟、邵声朗、张放、谢珍珠、刘振德先生等当时都在教学一线以满腔的热情为青年学子传授着广博的知识与精湛的技艺。当年的这茬学生也的确没有辜负老美院教师的辛勤付出,后来一批在全国颇有影响力的教授、艺术家、理论家、设计师中,有许多是从这前后几届学生中成长起来的,如:徐勇民、周向林、李全武、刘寿祥、鲁虹、李淞、李红兵、范汉成、张广慧、刘子健、罗斌等。

      在美院,给人印象最深的除了紧张专业而充满热情的绘画学习生活之外,是校园里那充满尘世烟火气息的氛围,给人留下颇多温馨的记忆。无论冬夏,每天早上曙光初现之时,大家准能听到当年还是学生辅导员的尹维新操着鄂州腔的普通话高声叫喊:同学们,起床啦!起来做操啊!在校园的一年四季、一天到晚均不时会碰到穿行于老美院四处的老教授刘依闻先生——总管刘爹爹。他始终严肃而又热情的在行政领导、教授、保安、环卫工、育儿园阿姨的工作角色中超然穿越,那刚毅的身影让人感到自然、亲切又有些敬畏,几十年过去还难以忘怀。在校园里每天共同生活的还有一群教师的子女,他们精灵般穿梭于小小校园的角角落落,让夜幕降临的校园犹如花果山般热闹非凡。尤其是每年的圣诞化妆舞会更是校园里各专业师生普天同庆之时。直至今日,近四十年的光阴过去了,那高大瘦削的唐吉坷德、身形茁壮羞涩的四小天鹅、衣衫不整的三个火枪手的可笑貌样依然历历在目,一切恍如昨日……



8833A


访问者


您的水彩画创作既有写实,同时也非常强调追求中国写意画的神韵,这使您的画作别有意趣,您是如何形成自己的风格的,可以谈谈你的求艺之路吗?


周利群


     我当年在美院读书时是在师范系国画专业学习,接受的是中国传统绘画的训练,当时更倾向于工笔人物画的学习创作。美院毕业后,一个偶然的机会,碰到著名水彩画家王肇民先生来武汉举办个人水彩画展并讲学,他的水彩画作品所具有的独特魅力,让我内心受到了强烈震撼,我从未想到过水彩画中蕴含的无穷变化会给人带来如此直击心灵的强烈冲击。从此,我得以结缘水彩,开始默默关注水彩画界各种新的动态和技法,而真正动手画水彩是上世纪末的1996年,当时是先从静物入手来涂抹水彩的。1998年,我南下到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这里有幸与从湖南来深的水彩画家张小纲同在一个学院,并于2000年一起进入刚组建的由全国著名水彩先辈陈希旦任会长的深圳水彩画会,自此便正式开始了以水彩风景为主题的绘画创作。

3166E

《暮色中的风景》76cmX54cm


      或许是长期画国画而又没有经过专业水彩训练的原因,我平时的水彩风景创作长于随意涂抹,喜水色随性情恣意游走。又因水彩与水墨均结缘于水,二者自是有着天然相融之秉性,因此常于创作的水彩风景中出现无意间的随意留白和不经意间的枯枝小草,常让人从画面悠远的意境中寻觅到国画般的韵致。

2D93E

《华月如水》95*70cm


       我的风景绘画素材均来自于温润遥远的乡野和田园,本质上这是个人对往昔的一种情愫沉缅与记忆。上世纪七十年代我曾随父母下放到偏远鄂北山乡生活,在那里度过了我的少年时代。多年来对离原山乡的一种怀想,尤其是记忆中暮秋的原野、冬日里如练的残雪、风中凛冽摇曳的苇草,都是我画面中反复出现的场景。非常有幸,我的创作得到了寿祥老师首肯。在我离开母校湖北美院三十年后的2014年,由寿祥老师主持,在武汉美术馆为我主办了隐喻的风景”——周利群水彩艺术作品展。我以此作品展向母校献礼,感恩母校的谆谆培养。当时的学院领导勇民院长,八十年代的老师范系领导谢珍珠老师以及三百余位美院新老同学、校友莅临了展览现场,场面一如我的水彩风景——温润厚重,情怀深远,这也是我此生最为珍视的美好时光。

EA7D0

《梦归江南》76CmX54cm



访问者


您于2012年创立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设计之都创意研发中心,拟通过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四方联动搭建共享平台,可以谈谈您创立研发中心的初衷吗?研发中心创立后开展了哪些项目?最大的成效是什么?

周利群


      离开母校之后,我转换身份,从一名学生变为了一名设计艺术教育工作者。得益于母校的专业绘画训练和教育,我知道,绘画不仅需要美感,好的作品还需要深层文化理解上的创新与传达。绘画作品如此,设计和设计艺术教育又何尝不是呢?我在深职院艺术设计学院二十余年的教学工作历程,其实就是对艺术教育本质的一个不断地苦苦探求和践行创新设计教育的过程。2009年,我负责的深职院艺术设计学院已成为了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学研究会艺术设计协作委员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艺术设计专业研究会会长和秘书长单位。这促使我进一步思考如何依托两个委员会所聚合的全国职业艺术设计院校资源以及深圳良好的创意产业资源来搭建服务深职院乃至全国职业艺术设计院校的公益性服务平台。我们期望在与政府、院校、行业、企业的四方联动中,通过国内外知名的设计教育专家、设计行业协会、设计机构、设计院校以及深职院师生团队的共同努力,通过对国内及深圳优秀设计资源的整合,建构起一个具有效率且富含国际化视野的,具有开放、协同、互益、共享公益性特质的服务平台。

A699D

创意·研发中心内部工作环境

AEE1B

创意·研发中心内部工作环境


     大家能依托此平台展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创意实践活动,师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可以快速了解设计前沿信息,拓展师生团队设计视野,丰富和提升师生团队设计技能,为深圳设计教育乃至中国职业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提供最直接且具有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的优秀案例。同时也可从学术的高度来研究这些实践活动内在的价值以及未来对设计教育可能产生的积极意义,这就是我们创立此平台的初衷和主要目的。

      最终命名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设计之都创意·研发中心的平台于201210月正式启动。启动之后,我们围绕教学研究、人才培养、产学合作、院校交流、专业大赛等方面策划了系列创意活动。包括创建了全国首个高职艺术设计类合作交流平台——“中国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网;引入深圳平面设计师协会、腾讯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中心、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黄建城、肖勇以及蜡染艺术家刘子龙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的设计机构和团队、设计教育专家、设计师,在中心设立了九个创意设计工作室;面向全国职业艺术设计院校和国内外设计院校,策划开展了一系列不同类别的公益性工作坊活动;截止2018,“创意·研发中心已连续举办跨国家、跨城市、跨院校、跨学科、跨专业的21个创意工作坊,活动惠及国内外64所院校的500余位师生。

      通过以赛促训以展促学来培养学生参与竞争的意识、训练提升专业创意能力,先后组织承办了多项赛事,吸引了全国及港澳台地区400余所院校参与。

C9E70

刘子龙蜡染工作室-新西兰奥塔哥理工学院蜡染工作坊


     通过一系列举措,搭建了一个联通校内师生与行业、企业的创意合作与交流平台,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意义上仅以课堂为单位的教学模式,在国家职业教育模式创新的道路上迈出了非常有意义、且坚实的一步。

40CEE

黄建成空间设计《场·域》工作坊成果展

487DC

黄建成空间设计《场·域》工作坊成果展


     我们也十分关注因地缘差异导致我国东部与西部、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的生活和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差距,努力通过创意·研发中心整合资源、强化服务功能。中心先后邀请新疆、西藏、贵州、以及云南数所院校师生前来参加工作坊相关活动,以增加优势设计资源对西部院校的支持,增进东西部院校之间的了解和沟通。中心与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三都地方政府、三都非遗马尾绣传承人、中职马尾绣专业师生成立贵州三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尾绣深圳研究中心,专为三都自治县民族职业中学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尾绣现代设计工作坊,成功研发了一批时尚非遗新品。

       由腾讯用户研究与体验中心联合创意·研发中心组成的多平台、跨专业师生团队,共同参与腾讯筑梦新乡村项目,以设计的力量服务于新乡村建设。联合团队自2014年起开始在贵州黎平、肇兴、铜关等地考察当地织布、染布、绣花、银器加工、竹编等传统手工艺,并展开了侗乡有艺“——基于贵州侗族地区手工艺传承的系列产品设计课题研究以及产品开发设计。

2393F

设计扶贫项目

85FFF

腾讯-深职院团队基于侗族传统手工艺传承的现代产品应用设计1

73170

腾讯-深职院团队基于侗族传统手工艺传承的现代产品应用设计2


     不同专业方向的设计团队从各自的专业角度挖掘侗乡传统文化及传统手工艺的精髓,将其融入现代系列日用生活类产品设计。从2014年坚持至今,研发出了一系列颇有西南民族文化内涵,又具有现代时尚设计风格的侗乡文创产品。设计真正实现了民族传统文化挖掘与扶贫的双赢。

      开放、协同、互益、共享理念打造的创意·研发中心平台通过多年的运行实践,打破了院校、行业、企业固守一隅、各自为战的壁垒,促进了院校教师、学生、行业、企业人员通过这个平台融通组成新的教学共同体,也极大地拓展了深职院艺术设计学院课堂教学之外的学习空间,为学院带来了一种新的气息和氛围。

B2868

腾讯CDC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部总经理陈妍在与深职院联合举办的魔鬼训练营开营仪式上讲话

754A6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肖勇在工作坊启动仪式上讲话


     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促使我们在理论总结方面,真正思索过去十年中国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成果与启示。2006年由国家投入数十亿元,教育部、财政部多部委共同在全国启动高职院校示范校建设,至2016年的十年间,是高职艺术设计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十年,也是成果最为丰硕的十年。为了在十年光阴的节点上梳理总结全国职业艺术设计教育群体用心血和汗水浇灌而出的成果,在学院老院长、同时也是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学研究会艺术设计协作委员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艺术设计专业研究会两会会长张小纲全力支持下,由我带领创意·研发中心教师团队奔赴全国十余个省市,走访百余所院校,收集了120余所职业院校800余个教育教学成果案例,最后创意·研发中心核心团队成员和一批知名的全国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专家共同合作,2016年奋战一年,靠着热情和使命感,完成了高职艺术设计教育里程碑式的38万字教育改革文献著作——2006-2016全国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十年回望》。

283AF

全国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十年回望专著


      该著作系统阐述了中国高职教育界十年来艺术设计教育探索之路以及所取得的重要教学改革成果,精选了包括120余所高职院校的近500个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案例,其中也融汇了创意·研发中心启动以来的具有代表性的实践教学案例。而在此之前,全国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从来没有留下过系统性的文献资料。同年12月,以此著作为基础,我们还举办了“2006-2016全国职业艺术设计教育十年回望成果展,全国120余所高职设计院校的320余位领导、骨干教师见证了展览开幕。这也可视为对中国职业艺术设计教育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4CB8C

十年展望成果展会议

C9560

来自全国120余所高职艺术设计院校300余位教师前来参加十年回望成果展活动

D2353

全国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成果展


      2019年,以创意·研发中心为核心的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研究成果:构建全国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开放、协同、互益、共享平台的探索与实践荣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访问者


您策划并承办了第二届至第五届全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国际海报设计大赛等赛事。您觉得在历次大赛中您体会最深的是什么?从比赛作品来看,当前我国设计领域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对于设计专业的同学来说,您对他们的学习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周利群


      由一个综合性职业技术学院的二级学院持续多年承办全国性专业设计竞赛,到目前来说还是很少见的。我们自2008年起连续承办了由第26届世界大运会组委主办的26届(深圳)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海报设计大赛”200820092010年度赛。自2009年起又连续承办了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主办的全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2345届赛事,现正计划启动第6届大赛。回想起十年间策划、组织承办这些赛事的过程,给我体会比较深的有这样几个方面:

96D8B

第二届全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评审专家


      其一,之所以两个重要的大赛平台能够落户深职院,是由于我们有着一群具备优秀专业素质和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和高效的组织运行能力的教师团队。基于对我们教师的充分信任,才有承办这样重大活动的底气。而事实证明,这种信任是值当的,从每届大赛项目的策划、作品征集、组织评审、专家接待、作品展陈设计、布展、作品集设计印刷、开幕颁奖等,这一切都由我们的教师团队负责落实。高效而专业的办事效率,严谨而又和谐的办事氛围,礼貌而周全的接待风格,让主办单位、评审专家、新闻媒体以及大赛参与者都高度认可。

8513C

第三届全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评审专家和工作人员


      其二是大赛平台落户深职院,更是对我们的设计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为这两个大赛是师生皆可参与的,大赛更是让学院的设计教学激发出新的活力。大赛与专业课程相结合,让设计课程成果的指向明确,真正实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三届大运会海报设计大赛、四届全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学院先后有1200余名学生参赛,40余名专业教师参与指导和参赛,130余人次获得包括金、银、铜、优秀奖在内的各级别奖项。这对参与大赛的师生是一种鼓励,对专业教学和学生设计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很好的促进。

C5B2E

第三届全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评审


     其三是大赛的持续举办让创意·研发中心所秉承的开放、协同、互益、共享的理念得到真正体现。三届海报设计大赛,四届全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共收到国内外400余所院校23000多份作品,先后聘请了28位国内外知名设计专家参与评审。大赛的持续举办尤其是全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已成为了全国艺术设计院校沟通交流、互相学习的重要平台。许多院校很期盼下一届大赛的启动,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7F929

第四届全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评审


      但也有遗憾之处,这几届大赛有许多很好的文创产品设计,因大赛方案策划中未能考虑联合产业共同参与,使得设计成果未能实现及时转化。这些遗憾,我们会在即将举办的第六届全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时,做好与产业的对接,让设计推动产业的发展成为我们新一届大赛的主旨。

      这些届设计大赛办下来,也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和兴盛。从大赛中也发现了许多的人才、许多精品力作。但我们也从中看到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

91472

第五届全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评审


     在这些年的大赛评审时,我们发现为数不少的文创产品虽然有不错的创意基础,但是当其作品从视觉图形的组合、说明文字的编排、包装、色彩这些视觉元素需整体呈现给大家时,就有诸多的问题,使作品本应富有冲击力的创意方案被这些不适消解于无形。这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主要出现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之外的专业。究其原因,我想这与许多艺术设计院系的专业课程设置也许有些关系。我们许多学院现在依然按传统专业课程设置方法,专业边界设置得过于清晰,而没有关注到,随着世界的不断开放,艺术设计产业不断变革,人们对日常生活用品的审美标准,对产品整体形象的审美诉求发生了改变。新的设计元素的不断融入,传统设计教育也应不断融入新的内涵。我们课程设置既要遵循专业特性构建课程体系,同时要考虑设计的终极目标是把人们的需求转化为不同专业门类的产品,并且要使人们能通过设计感受到产品的品质,从而产生购买的欲望。这就要求每一个设计者不仅只考虑设计适合专业特质的一个物品,还需考虑如何将其变成一个有品质、有内涵的商品,服务于特定的人群。这对于专业课程体系的构成就有新的要求,既要考虑传统专业课程特性,还应在传统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融汇进视觉传达专业部分有关图形、字体、版式的课程内容,这些知识是每一个设计专业学生都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而不是仅仅限定在视觉传达专业。这些问题也在每年各个学院的毕业设计展上也可看到。

7AA5C

第五届全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评审专家


      同时,我还希望在校学习设计专业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多多关注国内外重要的专业设计大赛,选择与你专业契合而自己也比较有兴趣的赛事积极参与。一方面可以锻炼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也能使自己通过创作实践去思考、关注、吸纳相关知识信息,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历练自己的过程。参与的多,积累的经验多,成果也多,还会让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所以,参加专业竞赛、展览是个好的选择,同时也是为毕业进入社会、寻找理想工作在积累成果。通常对设计人员的招聘,都是很注重其专业成果的。

     另一方面,在学校期间,要主动熟悉你所学专业完整的知识体系构成,了解哪些是重要的知识技能节点,以便于自己合理而有效的安排大学学习的节奏。这就需要多向高年级同学以及老师请教。同时要多了解社会、了解市场,多接触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公司企业,利用一切课余机会尽快熟悉专业设计与生产工艺、生产材料与市场关系。而要达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就是参与实际项目的设计实践。只有经历了尽可能多的实际项目的设计历练,也就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充实自己、丰富自己。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是大学期间两条主线,相互之间是互为补充、互为支撑的,希望同学们把握好二者的关系。


访问者


我国文创市场广阔,可供汲取灵感的文化资源也十分丰富,您觉得相比文化创意产品研发体系成熟的国家来说,我们是否还存在差距?对我国的设计教育,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周利群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可供挖掘和传承的文化资源极为丰富。随着国家、民族的日益兴盛,世界各国往来中国观光旅游的人不断增多。同时,国内节假日百姓外出旅游度假也成为了新常态,这就为文创纪念品行业的兴盛创造了一个重要的基础环境。但遗憾的是多年过去了,我们国家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产业与旅游业的兴旺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反差。我们看到,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旅游景区都是似曾相识或完全相同的文创产品,很少看到既具有地域文化背景与自然风貌特点,同时又独具个性、特色鲜明的文创产品。在这方面,我们和近邻日本还有着不小的差距。凡是到过日本旅游的朋友,都会对日本文创产品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漫步在日本不同的城市,你会强烈感受到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城市文化特征鲜明的标识形象,而这些元素被融汇在包括玩具、文具、食品、纪念品之中。不同城市的文创产品设计一定会结合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与自然风貌,你可从这些风格迥异的文创产品中解读出完全不同的城市文化内涵。这些文创产品往往还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极致的匠心、精美的工艺、得当的材料、专业的设计,而且形象生动活泼、极具亲和力,很好的表达了不同城市的文化。

13C69

创意研发中心陶瓷研发团队设计的青瓷文创产品


      作为设计教育工作者,这种文化现象,这些差异值得我们思考。我想这首先是我们这个社会对于设计的理解,与设计应有的价值存在巨大差异,这与我们设计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在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中,设计的价值得不到社会的普遍认同,设计师的智慧成果得不到社会尊重,知识产权得不到强力保护,那么,出现在我国各地的文创产品就一定是一些失掉了创意这个灵魂的产品,这也就失掉了文创产品的精、气、神。

      要解决前面提到的当下中国文创市场普遍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高校和全社会共同努力,逐步去改变。近年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振兴中国传统文化、保护知识产权的相关配套政策,但变革的路一定还会比较漫长。我个人认为:如若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应放眼未来,从基础工作做起,应把设计素养的提升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教育内容植入到中小学教育体系之中,让学生认知设计与自然、设计与生活、设计与产品、设计与个人、设计与家庭、设计与城市、设计与国家发展的关系;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认识和理解设计的内涵、设计的目的与意义、设计的价值,设计如何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推动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

814A4

2016首届深职院活字创意工坊成果汇报


      只有这样不懈地努力推进,若干年后我们一定会真正看到中国设计的兴盛,中国文创产品的兴盛,设计价值得到社会普遍认同,设计师地位得到全面提升。到那时,你一定能看到有创意、有内涵、有个性、有趣味、有美感的文创产品遍布全国各大城市及景区,最终遍布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这一天的到来,即是民族文创兴盛的大好美景,我们也会生活在一个更具美感的世界。



访问者


您曾带领深职师生团队受委托设计国家级宴会用瓷锦秀中华,及国家级礼品作品国色天香,可以讲一下关于这两套作品创作的故事吗?

周利群


    回想为2018上合青岛峰会设计国宴用瓷的200多个日夜,我心中感慨颇多。今天在此仅就这次设计过程最初决定国宴用瓷设计任务能否交给深职院团队的一段短暂创作过程与大家稍作分享。

     2018青岛上合峰会的设计任务的特殊性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参与这次前期方案设计的院校除深职院外,还有三家知名的专业院校。各院校能否最终承担上合峰会设计任务以及承担具体哪一项设计任务,也就取决于在规定时间内能否按组委会要求按时提交一份让上合峰会组委会认可的方案。对深职院来讲,情形就是如此。而接到参与设计任务的通知,已是201710月中旬,据离组委会要求的提交方案时间1024日也就10天左右。另外,为保障后续工艺制作可正常展开,组委会还要求我们在这期间需找寻并确认一家具备完成国家任务标准、有实力的本土陶瓷企业合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边组建团队,一边赶紧在第一时间寻找合作企业。

7FE8F

青岛上合峰会国宴用瓷创作团队


      但是,这个过程一开始并不顺利。

      深圳的陶瓷企业有两家在全国很有影响力,一家在陶瓷贴花印刷领域拿过众多国际相关奖项,可算是国内陶瓷贴花印刷界的翘楚。另一家深圳国瓷永丰源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承接过包括杭州G20峰会夫人瓷以及多项国家重要活动的宴会瓷制作企业,而且还有得到了市场充分认可的从设计、生产、销售的完整产业链。这两家公司都有骄人的业绩,过往与两家公司也都有多次交往。我们首先拜访了第一家公司。我当时陪同上合青岛峰会组委会负责设计工作的领导一同前往公司考察并商洽上合峰会国宴用瓷合作事宜,但该公司刚好在同一时间己承接了一项国家重要活动的宴会瓷制作任务,故而无法再与我们展开青岛上合组织峰会国宴用瓷项目的合作。


B2131

青岛上合峰会国宴用瓷创作团队商讨设计方案


      在此情况下,我只有寄希望于深圳国瓷永丰源股份有限公司能有合作的意愿。但同时,我们也做好了因合作不顺利而就此终止这次青岛上合峰会设计任务的心理准备。

      20171016日,我带领团队十余人前往位于深圳龙岗的深圳国瓷永丰源股份有限公司,一方面参观学习,一方面与集团董事长刘总进行有关青岛上合组织峰会国宴用瓷合作事宜的交流。没想到刘总对国家重要活动宴会瓷的参与意愿超出我们想象,只是他的操作思路比较独特。当他听我介绍完上合青岛峰会相关设计任务,并希望永丰源公司与深职院一起共同合作完成国宴用瓷设计与制作任务时,刘总很豪气地说,这个任务永丰源公司完全可以完成!你们放心,我们有很好的设计师,公司保证设计与制作一切皆可把控,具体工作也就不用你们考虑,但可以算是深职院团队参与这项工作了。当时听到此话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但很快我就理解了刘总,这是因为他们以前与深职院没有过深度合作,对我们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能否完成如此重大的设计任务还是持有怀疑态度。此次任务时间分外紧张,为保证项目任务如期完成,这大概是他能想到的最理想的一种选择。从他的角度考虑这主意似乎也不错,但这对我们学院来说在项目上就没有了实质性的参与过程,失去了校企合作的意义。我当即告诉刘总,这次项目永丰源公司只有与院校一起合作,才会有参与后续工艺制作的可能,否则只有以后再寻与永丰源公司合作的机会。刘总见我已起身准备离去,便请我坐下再商议一下,他很真诚的表达了希望能承接此项目的意愿。刚巧,青岛上合组织峰会组委会负责设计工作的领导此时来电话询问合作企业联系进展情况,我顺便让刘总也听了电话,让他也明确了这次任务的性质和工作路径,于是事情又峰回路转,与永丰源公司合作一事也就此敲定。


94DD8

与国瓷永丰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合作企业落实下来了,反而给了我们更大压力,因为青岛上合组织峰会组委会能否最终将国宴用瓷设计任务交给深职院团队,这还得取决于我们在余下一周左右的时间里能否用实力说话,交出一份让组委会满意的设计方案。要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提交设计方案,不得不说是压力空前。20171017日晚六点,来自学院视觉传达、工艺美术以及基础部的19位教师以及9位学生,集中到创意·研发中心,正式启动了青岛上合组织峰会国宴用瓷设计。


A2867

青岛上合峰会国宴用瓷创作团队在商讨工艺方案


      余下的设计过程其实并无独特之处,这就是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比拼的就是团队的实力、团队资源的合理配置、团队成员对荣誉价值的集体认同、团队干事的和谐氛围、团队成员的精神状态、团队成员在有限时间内的心血与汗水的付出……

      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但团队成员觉得能够参与这样一次重大设计活动,都将其视为一份可贵的信任和无上的荣誉。师生们白天正常上课,项目设计全在课余或晚上。为发挥团队不同成员特长,我们将团队分成四个小的团队,还设有支持团队运行的专门小组:所有涉及陶瓷工艺问题由我院教师、也是湖北美术学院2009届陶艺专业研究生毕业的周汉新总负责,另还设有负责文案策划撰写、三维效果图制作、后勤服务等小组。大家在很短的时间从不同渠道搜集来山东和青岛的地域文化元素,经过紧张的讨论、比较、归纳,最后各自提炼出不同的核心文化元素以及图形符号,经过一周没日没夜的奋战,大家从完成的成百上千幅画稿、效果图中,最终凝炼成八套完整的国宴用瓷设计方案,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给了青岛上合组织峰会组委会。



9E25E

青岛上合峰会国宴用瓷效果图

青岛上合峰会国宴用瓷作品《锦绣中华》

F5224

国礼作品《国色天香》


      这短短的一周,师生们用超出极限的专业精神和顽强意志以及凝聚了多个专业师生共同智慧的设计成果,赢得了青岛上合组织峰会组委会高度认可,并最终确定在深职院团队八套方案中的两套方案基础上继续深化设计,同时展开与永丰源公司的密切合作,开始进行生产工艺的研发。时间转瞬来到了2018年的夏天,前后经历近八个月不分白天黑夜的紧张工作,我们最终为青岛上合组织峰会呈现了一套既体现中华文化和山东特色,又富有中国气派的国宴用瓷作品锦绣中华,同时还有另一套作品国色天香,被作为国礼赠送给了来中国访问的外国元首。至此,团队非常圆满的全面完成了国家交付的任务,既为学校赢得了荣誉,同时也为学校践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设计服务于社会大众的办学理念创建了一个示范性经典案例。

9D47E

上合青岛峰会组织委会感谢状


访问者


对于母校的百年校庆,您有什么想对母校说的话吗?

周利群


      岁月在指尖点滴流逝,我们在日月交替中悄然成长。回首往事,灿烂的阳光下全是斑斓的光影,记忆中仿佛教室铃声依然清晰。在离开湖美三十六年后的今天,适逢母校湖北美术学院建院一百周年年庆,感恩母校!祝福母校!愿母校再创辉煌!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美术英才!

354B7










编辑:李羿

图片来源:周利群本人、雅昌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