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我 我们 > 校友访谈录 > 正文

【校友访谈录】韩熙——在万千体悟中,触寻玻璃的灵感

【来源: | 发布日期:2020-09-01 】

如果我们善于思考

一定会在万千体悟中

触寻玻璃的灵感

从而打开

通往未知领域

玻璃新视界的窗口

                                       ——韩熙

330D1

 韩熙

现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玻璃艺术专业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3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2007年访学于德国斯图加特国立造型与设计学院玻璃工作室;201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2018年至今,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实践与理论研究”方向博士在读。2019年被遴选为浙江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2项(1项结项,1项在研),主持并完成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项,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项目1项,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主持省级规划课题、省级重点建设教材、省级教改项目共4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1项;2018年获国家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一等奖”(团队成员)。主编教材3部,出版著作1部,发表玻璃艺术专业学术论文20余篇,举办个展6次。获浙江省第十二届、十三届美术作品展“优秀奖”;获浙江省第十四届美术作品展“铜奖”,入选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作品被英国国立布里斯托美术馆/博物馆、中国国家艺术基金、上海玻璃博物馆等重要的学术机构及个人收藏。




小伊:韩老师您好,很高兴能够在百年校庆即将到来之际,借此机会采访到您。您曾说过,大学生活对于您来说,就是一个永恒的片段。那么您的记忆中有哪些永恒的片段,能否分享一下?


韩熙:大学生活对我而言是人生记忆最为深刻的阶段,头脑中总会闪现大学时期的影像。相比现在“大美院”的校园环境,我更怀念“小美院”的过往,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人情味”醇香浓郁,校园、教室、寝室,点点场景,浓缩了情感的时空,感染了思绪的情愫,陈述了理想的朝暮,燃烧了青春的炙热。能回忆的太多了,温情绵绵,又激昂澎湃,一时难以言表。总之很感激母校对我的辛勤培养,感激恩师对我的谆谆教诲。能回馈母校一直是我的愿景。

14F6E

作品名称:  《凝固的夜色》(上海玻璃博物馆馆藏)

作品尺寸:  16.5cm×53.5cm×70cm(长x宽x高)

作品材质:  光学玻璃

创作年代:  2013年


小伊:谈完了母校的回忆,我们谈一谈专业知识。韩老师的生活与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玻璃艺术,但由于中国玻璃艺术学科的历史较为短暂,因此大众一般不太熟悉。您可以简要介绍一下中国的玻璃艺术与玻璃艺术学科,以及它们的历史吗?


韩熙:谈到玻璃艺术,它确实是我生活与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与中亚及西方相比,中国玻璃的历史其实也并不短暂,前后贯穿四千多年,尽管没能像陶瓷一样拥有持续的辉煌,但中国古代玻璃同样能称其为“繁荣”。但对于玻璃作为一种创作媒介以及将玻璃艺术作为高等艺术教育系科建设而言,中国当代玻璃艺术的确是个新兴的学科门类,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中国高校玻璃工作室建设起步约在公元2000年,近20年的发展,使玻璃学科基础初具规模,约有30余所高校已开设了玻璃专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艺术家。事实上,在生活当中,我们无时不与玻璃打交道,建筑、灯具、饰品、餐具,乃至电子产品,没有一个人能说他/她的生活能完全脱离玻璃,玻璃不仅仅是一种材料,它更是当代人类生活的组成部分,其渗透的美学价值,值得细细去品味,作为艺术家,更有责任去推动。


中国产业玻璃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玻璃文化产业以及玻璃设计创新却相对滞后,这给我们年轻的艺术家/设计师提出了警示,即如何构建属于当代中国的玻璃文化,如何树立中国玻璃艺术的民族价值,如何培养世界一流的玻璃艺术专业人才。

62DB4

作品名称:  《可现的视界-城》(2014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作品、上海玻璃博物馆收藏)

作品尺寸:   40cm x 108cm x 200cm (长x宽x高)

作品材质:   高铅玻璃,实木烤漆(底座)

创作年代:   2015年


小伊:观赏您的玻璃作品,它们在灯光的照射下,有的美轮美奂,有的雄浑壮阔,它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价值,它们都是有生命的。当然了,这世上从来没有轻而易举的成功。请问您在玻璃艺术的探索道路上,遇到过最大的阻力是什么,同时您是如何克服阻力,走到现在的?


韩熙:玻璃是光的容器,这是在玻璃艺术领域最为常见的一句表达,很贴切的说明了玻璃和光的关系。就我个人而言,我并不太赞同玻璃作品过于依赖光线,其应该在自然的光线中具备自由的“吸收”与“释放”空间的能力,灯光的精心布置从某种意义来讲只是基于玻璃作品本体而起到“润色”的功能,这种观看方式会使我们更加聚焦玻璃作品的创作方法以及结构经营。


玻璃独特的审美在于如何体现玻璃的本体语言,挖掘玻璃材料的魅力。无论是在技术或是观念的维度去探讨玻璃的审美,这个论题首先都是需要切入实践,然后再得出思考的结论。制作玻璃的技术门槛较高,没有技术谈观念,或者迷恋技艺谈思想,都难以在创新中取得突破。克服阻力的最佳的方式是理论与实践并进,实践做一段、歇一歇,理论看一看、多总结,如此反复。在某种意义上,否定自己才可能是进步的源泉。我想,人生规划上有目标,就一定会坚持下去。

103B6

作品名称:   《可现的视界-冢》(2014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作品)

作品尺寸:    40cm x 60cm x 200cm(长x宽x高)

作品材质:    高铅玻璃,青铜(组件),实木(组件)

创作年代:    2015年


小伊:在您众多的作品中,其中有一件作品《冢》,它高达两米,气势磅礴,同时也是中国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项目。我们想了解一下,这样一件巨作在技术上是如何完成的,同时它想要表达一种怎样的内涵?


韩熙:“空间性”是我聚焦玻璃本体语言研究的关键点,这种空间性的形式体现在:正负造型、透视关系、厚薄渐变、光影穿插等,挖掘玻璃材质独特的审美特质,以精密的“结构”经营、拓展玻璃的视觉形态。


《冢》这件作品是我2014年首届国家艺术基金创作资助项目的结项作品之一,该项目实施完成的3件作品都是围绕“空间”进行研讨,在有限的玻璃体量中,通过透视变化与结构穿插,展示无尽的空间层次,客观的体现出个人研究的学术框架。我不断尝试拓展作品的体量并在结构关系研究上深入推进,这批作品无论是高度还是重量已经全面超越了我前期的作品,是目前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单体铸造玻璃之一。每件成品高度为200公分,总重量约为300公斤左右,制作周期约为6个月,在窑炉内的退火周期长达80天。作品体量的成倍增长以及结构关系的错综复杂注定其在创作技法的探索上充满挑战,涉及从制作耐火模具、到窑炉烧制温控、到冷加工打磨方式以及作品组合结构等一系列创作方式的彻底改进,该项目的研究使我获得了大量科学实验的数据并积累了广泛的创作经验。


《冢》的灵感来源于剑与剑鞘,作品强调简约造型与概念表述,在形式上作出大量的简化,追求铸造轻量化处理(体积最大化、质量最小化原则),“光影结构“仍是我关注的主要方向,在有限的作品的厚度中,通过透视、压缩、渐变的规律展示最大空间的可能性。这种严谨经营下的逻辑形式的组构实际蕴含形而上的概念,意在突显作品的观念价值。

20545

作品名称:  《筑影望境》(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艺术设计类获奖提名作品)

作品尺寸:   14cm×64cm×100cm(长x宽x高)

作品材质:   光学玻璃

创作年代:   2017年


小伊:有人说,当代艺术是观念的艺术。那么,您是否也希望在观念上给予玻璃一些新的发展方向,您有过哪些成果的探索,请介绍一下?


韩熙:其实在前面的问题中,我已经部分回答了这个问题。对玻璃艺术而言,手艺与思想(观念)是融通的,很难去割裂的看待。玻璃艺术由于技术的屏障,相比其它艺术门类,在历史发展的维度中有其相对的滞后性,这就容易理解现代“工作室玻璃运动”直至1962年才正式拉开序幕。经过50多年的发展,不难看出,玻璃艺术融合当代艺术的潮流与趋势,大量知名的艺术家已经做出了部分伟大尝试。早在上世纪10年代,杜尚的“大玻璃”的实践实际已经将玻璃贴上了当代艺术的标签:玻璃材料可以作为表现观念的媒介。


进入新世纪,玻璃融入当代艺术的进程不断加速,在实验艺术领域,高新科技结合观念语境不断拓展了玻璃的魅力,展示了玻璃无尽的可能性;在生活应用领域,部分设计融入了新概念,让生活中的创意美学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手工艺传统与拓新上,艺术家们融入了新思想,活化了手艺的灵魂。艺术家/设计师跨越技术的限制,探寻本我精神的时代属性,显示了民族人文的勃勃生机。如果我们善于思考,一定会在万千体悟中,触寻玻璃的灵感,从而打开通往未知领域玻璃新视界的窗口。

1177F

作品名称:   《月宿》

作品尺寸:    15cm×74cm×65cm(长x宽x高)

作品材质:    光学玻璃

创作年代:    2017年


小伊:百年校庆在即,请为母校留下一段寄语吧


韩熙:愿母校继续引领时代文艺方向,为弘扬民族美育精神抒写新篇章。

84BA


访谈&编辑:胡伊然

图片来源:韩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