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我 我们 > 正文

【我•我们】汪佳懿——我于湖美的那七年

【来源: | 发布日期:2020-09-01 】

岁月里,我们一路奔走,偶有回首,却发现那些令人感叹的时光仍行之未远,它像一本日记,记录着湖美人的聚散离合。欢笑与泪水中,无数的希望也在此酝酿、成长。初冬时节,让我们一起跟随2015届校友汪佳懿的脚步,共同回忆那些年湖美日记里的暖意与青春。



68AF5

汪佳懿2011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2015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综合材料运用与研究方向,获硕士学位。现为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艺术设计系专职教师。





离开湖美已经四年有余,如今的我也早已从学生时代的青涩模样褪成为一名成熟的大学教师。在这几年里,我逐渐意识到湖美的那七年,确实是受益匪浅。学校的老师不仅传授我们专业的知识,与此同时也在成长的道路上给予了我们莫大的帮助。现在看着我的学生,回想起在美院的日子,如同透着光斑的毛玻璃,时间似乎真的很久了。


我努力在记忆中寻找那些年里动人的碎片,温馨与感动逐渐凝聚,一切还是要从11年前那个夏天开始说起。



懵懂时光



2007年,闯过重重关卡的我终于拿到了湖美的录取通知书,那时候满脑子都是对当下的满足和对未来的畅想。刚开始,我们还在藏龙岛原湖美二级学院(如今已是武汉设计工程学院)上课,那时学校周围一片荒芜,如果要出岛,还得花上几块钱乘坐我们的专属交通工具——“麻木”到一公里以外的公交车站换乘,或许是因为交通的不便,大家也就一门心思扎在画室潜心学习。


我记得当时的国画班是和书法班的同学在一起上专业课,课堂上老师启发我们要尝试去探索属于自己的艺术表达方式,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才逐步意识到艺术的表达是多元与丰富的。为了在第二天的作业评讲时能“一鸣惊人”,大家也都会默默努力,抓紧时间去完善画面的效果。我们当时的主教老师余萍曾说,大学四年可能是我们这辈子最用力画画的时光。现在想来,确实在工作之后,再也没有像当初那样认真的画过画了。如今的环境变了,心境也变了,回想起来,那段大家一起画画,一起进步的日子虽然忙碌但却也很充实。


除了校内的基础课,最喜欢的便是外出写生,因为写生去的都是景色宜人,民俗各异的地方,这样的写生安排完全符合我那爱好新鲜又贪玩的心。当时张老师带着我们进九寨沟,走青藏线,看青海湖景,品敦煌壁画,那时候年纪小,只是跟在老师身后打打闹闹,走马观花,细细想来也有所遗憾。但回过头来看,也是那几年的写生课程,让我养成了每年出去“采风”的习惯,现在的我不再像过去一样,忙碌于街头巷尾的烟火与美食,而是更乐意扎进博物馆、美术馆、古代遗址这样一些地方,静心去感受文明的多样与精彩。那种馥郁深沉的香,一缕一缕的,勾的人实在迈不开步子。

2206E



(敦煌写生,我们在路上)


3298F

(西藏博物馆,我们来啦)


129B9

(蓝天下,我与新朋友的合影)


大学四年仿佛就是在嬉笑声中戛然而止,转眼间就面临毕业了,面对来自社会的残酷挑选,我们顿时像被剥掉铠甲的战士,只剩下血肉之躯,抵挡着四周汹涌而至的锐利审视。开始的时候我选择进入一所中学,担任美术老师的工作,后来考上研究生,又怀着激动的心情重返校园,当时那份兴奋,我至今都还记得。


重回校园


还记得2012年的春天,我兴奋地跑到导曦老师的工作室,和他分享通过初试的喜悦,老师很为我高兴并嘱咐认真准备复试,入学之后要好好画画。那时的我,怀揣着对研究生阶段的期待,头点的像小鸡啄米。

研究生画室在国画系一楼,灰色的墙砖搭配着木梁,建筑中间有个天井,多雨的武汉时常潮湿,墙外的紫藤顺着木梁悄无声息的钻进画室,使得湿润的空气中偶尔带着一丝丝植物芳香,但更多的还是混着胶矾水的味道萦绕在鼻尖。以前总觉得这味道难闻,工作后的几年没再闻到过,反而想念得很。那时的我们在落地窗前拾过一只受伤的黄莺;在天井那块空地打过羽毛球;楼上楼下的窜画室交朋结友;我们在这栋满是回忆的建筑里度过了三年青春。


2015年毕业季,穿上了硕士服的我带着照相机找到张老师,“老师,帮我把穗儿拨过来吧!”,“好哇!恭喜你毕业了啊!”。照片定格下的那一刻,也为我三年研究生的学习画上了完满的句号。


B6FB6

(好开心!和导师在我的毕业作品前合照啦)


师恩如海


毕业之后,我带着亲朋好友的祝福和对教师职业的情怀远赴天津一所大学工作,再一次走进校园,只不过这一次我不再是学生了。


48023

(听学生们讲述自己的设计构思)


20649

(课堂上给学生示范釉下五彩)


从教之后,才深感师恩如海。在美院的那七年,张老师不仅是我的老师,更是一位亲近的长辈。学生时代的我对张老师又敬又怕,因为在我看来,我并不算是一位很努力的学生,所以每当张老师来画室时,我总是十分忐忑。记得有几次习作,张老师不太满意,我能看出当时张老师的不悦,但他也没有严厉的批评我,只是叮嘱我要继续努力,多出作品才好。如今自己也是一名教师,面对曾经相似的场景时,终于切身体会到老师对学生的用心与期盼。


现在每年回美院去看望张老师时,一起喝茶聊天,向老师汇报下近期的学习工作情况,张老师给我分享他最近做的底色,新画的稿子,刚完成的作品,其间也鼓励我工作了也要继续坚持画画,多出一些优秀作品,不要辜负这些年的学习与付出。

行文至此,突然很想回母校,看看老师们亲切的笑容,看看同学们曾经一起熬夜画画的画室和挥洒汗水的体育场,看看这承载着我们充实而又温暖的青春的校园。


汪佳懿

2019年10月31日于景德镇

文章编辑:石玲玲

|文:汪佳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