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校友动态 > 正文

校友展讯|曾梵志新作展「近远/今昔」入驻威尼斯双年展

【来源:校友会转稿 | 发布日期:2024-05-31 】



▲ 曾梵志,《龙抬头 II》,2019–2023,图片:艺术家、豪瑟沃斯 © 曾梵志



展览详情


「曾梵志:近远/今昔」

Zeng Fanzhi. Near and Far/Now and Then

417日至930

威尼斯仁慈大会堂

Scuola Grande della Misericordia

▲ 曾梵志,《罗汉IX》,2019–2023,图片:艺术家、豪瑟沃斯 © 曾梵志



展览简介


曾梵志的新作展「近远/今昔」正于威尼斯历史悠久的仁慈大会堂举办。展览由洛杉矶郡立美术馆(LACMA)主办,建筑师安藤忠雄设计展览空间。


「近远/今昔」展出了曾梵志在过去数年创作中的全新突破,首次呈现艺术家新近创作的两个系列:全新的抽象绘画作品,以及历经十二年探索与锤炼的纸本素描,作品使用了水墨、石墨、色粉、金粉和其他矿物颜料在手工造纸上进行创作。


▲ 曾梵志,《诸⾏⽆常》,2019–2023,图片:艺术家、豪瑟沃斯 © 曾梵志,攝影:Jon Etter




本次展览将探讨曾梵志多方向的绘画实践,如何以具象手法重新定义抽象,又以抽象手法重新理解具象绘画,通过两者之间的转换,扩展绘画的边界。


展出的新绘画脱胎自他数十年来对色彩理论的研究;借鉴了印象派和点彩派的技法,但又不同于印象派那种点列分明、以点成画的层次肌理。曾梵志的作品以层层叠叠的颜料,相互交织的笔触,创造出从远处易于辨认的具象图像,但当观众走近画作观看时,图像似乎消融为满幅的油画物质质感,混沌之中带有鲜明的物性。有别于过去的抽象绘画聚焦于单一色彩的深浅明暗微妙变化,这批新作以色彩的组合来建构画面。一幅作品之中往往会包含超过 30 种色调明亮的颜料,交叠组合出瞬息万变的视觉体验。



展览现场






226A1

▲ 威尼斯仁慈大教堂



艺术家简介



曾梵志,1964年出生于中国武汉,1991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在其早期教育阶段,他深受西方艺术、哲学和1985年中国新浪潮运动的社会写实主义技巧的熏陶。这些兴趣塑造了他最早期的绘画系列《肉联》以及《协和医院》三联画。


1989年至1994年间的早期作品为曾梵志强烈的个人表现主义风格奠定了基础,并见证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社会和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在中国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下,曾梵志更加关注与他同呼吸共命运的同代人,持续深耕肖像画类。他的作品系列《面具》和《面具背后》受到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威廉·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马克斯·贝克曼(Max Beckmann)等艺术家的启发,这些作品横跨现实主义和想像,揭示了他对所处时代的难能可贵的自传式反思,再加上他对绘画技术、创作形式的细致关注,逐渐累积成一系列丰富的肖像和独特的图象。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曾梵志重新研读、思考中国古典绘画精神,特别是从北魏到宋元时期(公元4世纪到15世纪)的艺术。受这些新关注点的影响,他的作品进一步走向抽象。他的《抽象风景系列》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演变,线条的动势、抽象的形态,传达了自然的力量、画者的动能,与他的肖像画同样富有生动气韵。在这些画布上,细致的书法性线条互相交错,既建构也覆盖背景中的物体,以探索自然界、野生生物和人类之间复杂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