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校友动态 > 正文

江津记忆——寻访五十三梯

【来源: | 发布日期:2020-08-13 】

 

  湖北美术学院校友会 2018-07-05

翻读校史,细品校歌,歌笛湖、水陆街、昙华林、藏龙岛的影像都或模糊或清晰的呈现在眼前,唯独没有见过江津五十三梯。偶遇良机,有幸造访川美,绝不可错过神往已久的圣地。在97岁高龄的武昌艺专老校友刁焕文老先生的带领下,一行人来到了五十三梯。伴随着历史的变迁,现在的五十三梯早已不是当初的样子,山腰上的小路变成了宽阔的马路。

2DBCC


江津校区(邓云烟提供)

五十三梯是一段石阶,位于原四川省江津县的德感坝,是江边登上坝顶的必经之路。石阶全长约20多米、在一块巨大的砂岩上雕凿而成,现今石阶已磨损得凸凹错落、起伏不平。石阶坚韧且又透露着岁月留下的斑驳,似乎在诉说着湖美人不可忘却的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

7832C


五十三梯

3392B


远眺长江

1938年,武汉会战中武昌艺专遭到日军飞机轰炸,损毁严重,面对国恨家仇,唐义精校长曰:“可毁者物质,不可毁者精神,予决不因此灰心短气,致令全校学生失学也”。学校迁入四川后,最终在江津德感坝五十三梯李家祠堂落脚,1939年初开学时,学校仅十余名教师,三十余名学生。

8A0EE

五十三梯生活必然是清苦的,经费支拙,日行拮据,学校四方化缘、筹措经费才得以维持基本教学……没有铅笔,素描就用木炭画,自己用樱桃木、柳树条削成筷子粗细烧炭制作画笔。一张素描纸极为珍贵,画了擦,擦了画。油画颜料也是极为缺乏的,自制的颜料和调色油,用桐油、亚麻籽油、核桃油调配矿物石红粉,用猪毛自制油画笔。

8253C

五十三梯的生活也是有趣浪漫的,教学条件艰苦,但校风很好,师生相互关爱,同甘共苦,既是严师,又是父兄。教学既严格又开放,不拘泥于一个学派、画派,博众家之所长。钢琴的乐曲悠然,当地老乡时常坐在梯上聆听。同窗之间也是相互学习相互鼓励,没有模特,相互当。互相之间交流绘画心得,帮忙提建议,有这么一个趣事:两名同学之间打赌,三天之内不能和女同学说话,一位姓肖的同学坚持了两天,在第三天作画时,太过于专心,一位女同学过去请他看一下画,一个“嗯”字导致满盘皆输,不得不接受惩罚。

时值国难当头,全民抗战,武昌艺专师生们都投身于抗战绘画,好的作品参加全国性的展览。唐一禾先生创作了著名的油画《七七的号角》、《胜利与和平》,代表作《胜利与和平》在全国引起了轰动。当年还在校学习的刘国枢老先生受唐义精校长嘱托,为冯玉祥将军画像。冯将军在收到画像后,将画像义卖,所得收入全部计入抗战军费。高尚的爱国情怀和保护进步师生是武昌艺专的传统,1940年中国共产党双河特支建立,五十三梯的武昌艺专也建立了支部。经徐悲鸿介绍的中共党员冯法祀在校任教,武昌艺专成为共产党员在当地的疏散隐蔽的庇护所。大量抗日救亡作品的创作,团结了众多进步画家,凝聚起了抗战救亡的民族意志。

EF650

五十三梯,迎接着清晨的朝霞,送走傍晚的余晖,它的脚下,大江东去、奔流不息,朝着武汉的方向。似一道温暖的阳光,在那动荡的岁月,温暖了德感坝和江津的每一个阴暗潮湿的角落;似一道梦想的阶梯,支撑着为艺术奋斗的人们不懈追求的理想;又似一道指向标,用艺术语言描绘出文化图强和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信念。

站在石梯之上,心中默念“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如今的湖北美术学院即将迎来100周年,武昌艺专的精神历代传承,在这美好的新时代,湖美人将铭记历史,不忘初心,以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继续谱写学校发展的新篇章。

291AE

《五十三梯之春》刁焕文

资料来源:

[1] 刘国枢,《色彩人生》,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10月

[2]《中国共产党江津地方历史》(第一卷 1926-1949),中国党史出版社,2009年10月

[3] 刘国枢、邓云烟、刁焕文口述录音材料

图文/易谦

来源/湖北美术学院官微

编辑/张萌萌